恐懼癥的癥狀是什么?恐懼癥怎么治療?

恐懼癥

  恐懼癥又稱恐怖性神經癥,是指患者對外界某些處境、物體或與人交往時,產生異乎尋常的恐懼與緊張不安,可以出現臉紅、氣促、出汗、心悸、血壓變化、惡心、無力甚至昏厥等癥狀,患者還會出現回避反應。患者明知這種恐懼反應是過分的或不合理的,但仍反復出現,難以控制,于是極力避免導致恐懼的客觀事物或情境,或是帶著畏懼去忍受,因而影響其正常活動。

目錄

1.恐懼癥的發病原因有哪些
2.恐懼癥容易導致什么并發癥
3.恐懼癥有哪些典型癥狀
4.恐懼癥應該如何預防
5.恐懼癥需要做哪些化驗檢查
6.恐懼癥病人的飲食宜忌
7.西醫治療恐懼癥的常規方法

1.恐懼癥的發病原因有哪些

  目前恐懼癥的病因尚不明確。研究表明,可能與遺傳因素、素質因素、生理因素以及心理社會因素等有關系。

  1、遺傳因素

  恐懼癥具有家族遺傳傾向,尤其影響到女性親屬。有研究表明,同卵雙生子比異卵雙生子的恐懼同患率更高。某些特定的恐懼癥具有明顯的遺傳傾向,如血液和注射恐懼。

  2、素質因素

  有學者認為患者患病前性格多為膽小、羞怯、被動、依賴及高度內向,容易焦慮、恐懼,并有強迫傾向等。如果自小就受到母親過多的保護,成人之后,也容易發生恐懼癥。

  3、生理因素

  有人發現恐懼癥患者的神經系統的驚醒水平較高,這種人很敏感、警覺,處于過度覺醒狀態。其體內交感神經興奮占優勢,腎上腺素、甲狀腺素的分泌增加。但這種生理狀態與恐懼癥的因果關系尚難分清。

  4、心理社會因素

  患者在首次發病前可能會有某種精神刺激因素,資料表明有近三分之二的患者都主動地追溯到與其發病有關的某一事件。19世紀初,美國心理學家用條件反射理論來解釋恐懼癥的發生機制,認為恐懼癥狀的擴展和持續是由于癥狀的反復出現使焦慮情緒條件化,而回避行為則阻礙了條件化的消退。即當患者遭遇某一恐懼性刺激時,當時情景中另一些并非恐懼的刺激(無關刺激)也可能同時作用于患者大腦皮層,兩者作為一種混合刺激形成條件反射,所以今后重遇這種情景,即便是只有無關刺激,也能引起強烈的恐懼情緒。然而部分患者并無曾受恐嚇的經歷,有些患者恐懼的對象經常變換,這些都是條件反射學說難以解釋的。

2.恐懼癥容易導致什么并發癥

  恐懼癥不僅會影響患者的學習、工作及生活,還會對患者的心理產生巨大的影響。

  1、焦慮癥

  恐懼癥會伴有嚴重的焦慮,但是這種焦慮是發作性和境遇性的。而且焦慮癥并無具體對象,持續存在,它又稱“浮動性焦慮”或“廣泛性焦慮癥”。

  2、強迫癥

  恐懼癥是由強迫癥中的強迫性恐懼情緒演化而來的,后來分化獨立成為恐懼癥的診斷,故恐懼癥患者許多有強迫性格特征或一些強迫癥狀,應根據主要癥狀建立診斷。

  3、疑病癥

  疑病癥是指患者對自身的健康狀況或身體某一部位的功能過分關注,懷疑患了某種疾病,與其實際健康狀況不符,醫生的解釋和客觀檢查結果,常不足以動搖其固有成見。

3.恐懼癥有哪些典型癥狀

  恐懼癥患者所恐懼的對象多達數百種之多,通常將其歸納為三大類。

  1、廣場恐懼癥

  廣場恐懼癥又稱場所恐懼癥、曠野恐懼癥、幽室恐懼癥等,是恐懼癥中最常見的一種,約占60%,多起病于25歲左右,而35歲左右是另一發病高峰,女性多于男性,主要表現為對某些特定環境的恐懼,如廣場、密閉的環境和擁擠的公共場所等。患者害怕離家或獨處,害怕進入商店、劇場、車站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因為患者擔心在這些場所出現恐懼感,得不到幫助,無法逃避,因而回避這些環境,甚至根本不敢出門,焦慮和回避行為的程度可有很大差異。恐懼發作時還常伴有抑郁、強迫、社交焦慮及人格解體等癥狀,若不有效治療,癥狀雖可波動,但一般會轉入慢性。

  2、社交恐懼癥

  社交恐懼癥又稱社交焦慮障礙,多在17-30歲期間發病,男女發病率幾乎相同。常無明顯誘因突然起病,中心癥狀圍繞著害怕在小團體中被人審視,一旦發現別人注意自己就不自然,不敢抬頭、不敢與人對視,甚至覺得無地自容,不敢在公共場合演講,集會不敢坐在前面,回避社交,在極端情形下可導致社會隔離。常見的恐懼對象為異性、嚴厲的上司和未婚夫(妻)的父母等。可伴有自我評價低和害怕批評,可有臉紅、手抖、惡心或尿急等癥狀,癥狀可發展到驚恐發作的程度。臨床表現可孤立限于如公共場合進食、公開講話或遇到異性,也可泛化到涉及家庭以外的所有情境。部分患者常可能伴有突出的廣場恐懼和抑郁障礙。一部分患者可能通過物質濫用來緩解焦慮而最終導致物質依賴,特別是酒依賴。

  3、特定恐懼

  患者的恐懼局限于特定的情境,如害怕接近特定的動物,害怕登高、雷鳴、黑暗、飛行、封閉空間或是害怕在廁所大小便、進食某些東西、進行牙科治療、目睹流血或創傷等,害怕接觸特定的疾病,促發驚恐的具體情境。特定恐懼一般在童年或成年早期就出現,如果不加以治療,可以持續數十年。對恐懼情境的害怕一般不波動,導致功能殘缺的程度取決于患者回避恐懼情境的難易程度。性傳播疾病特別是艾滋病是疾病恐懼的常見對象。其中的血液創傷恐懼與其他恐懼不同,它導致心跳緩慢,有時出現暈厥,而不是心跳過速。

4.恐懼癥應該如何預防

  防治恐怖癥要從心理上去掉在社交中的自卑感。若帶著消極的心理,常常會使自己不愿多說話、不愿多活動。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在社交上不如別人,并不是什么都不如別人,要多想一想自己的長處。不習慣社交的人,尤其要去掉自卑感,樹立一種自強、自信、自立的自我精神,只有這樣,在心理上才能戰勝消極,在待人接物中,變得主動、顯得落落大方。

  患者還要在心理上去掉“怕”字,正常的社交活動,并不帶有什么神秘的色彩,只不過是社會間人與人的交往與應酬。因此過分注意自己社交中的言談舉止是多余的,隨和、大方、自然即可,平時怎么說、怎么做,社交中也如此,時間長了,社交就習慣了。

  患者還要注意社交的形式,如社交前可帶著明確的社交內容參加社交。心理上有了具體社交內容,就可以把注意力從自身轉移到事物上,不致于過分緊張。初次社交可以在社交活動比較老練的人陪伴下,由陪伴者唱“主角”,自己唱“配角”,這樣既可以學到別人的社交方式,又可以借以訓練自己的社交能力,防止社交中出現尷尬局面。

5.恐懼癥需要做哪些化驗檢查

  恐懼癥目前沒有有效的檢查手段,該疾病是根據患者的癥狀表現來確診的。

  一、符合神經癥性障礙的共同特點

  1、一般沒有明顯或持續的精神病性癥狀;

  2、癥狀沒有明顯的器質性病變為基礎;

  3、患者對疾病體驗痛苦;

  4、心理社會因素、病前個性在神經癥性障礙的發生發展中起一定作用。

  二、以恐懼癥狀為主要臨床相

  1、對某些客體或處境有強烈的恐懼,恐懼的程度與實際危險不相稱;

  2、發作時有焦慮和自主神經紊亂的癥狀;

  3、出現反復或持續的回避行為;

  4、明知恐懼是過分的、不合理的及不必要的,但仍無法控制。

  三、其他

  1、對恐懼的情景和事物的回避行為必須是或曾經是突出癥狀;

  2、病程持續一個月以上;

  3、導致個人痛苦及社會功能損害;

  4、排除廣泛性焦慮障礙、疑病癥、抑郁障礙及精神分裂癥。排除軀體疾病如內分泌疾病。

6.恐懼癥病人的飲食宜忌

  恐懼癥患者的飲食中應避免咖啡因,因為反復地經歷恐懼感的人,可能對咖啡因十分敏感。咖啡因使恐懼感的部分癥狀重現。含咖啡因的食物包括咖啡、茶、可樂及巧克力。恐懼癥患者還可以通過食療的方法來緩解癥狀。

  1、蓮子芡實粥

  原料:蓮子50克,芡實15克,大米300克。

  做法:把蓮子、芡實及大米過水洗凈。把原料同時放入鍋中,加入適量水,一起文火熬制。待開鍋后變小火,再熬一會兒。煮粥時水要多放一些,不要使粥過于稠。

  功效:鎮靜神經,養心安神,有益于加快恢復體力。

  2、銀耳蓮子粥

  原料:蓮子、銀耳、冰糖、香米適量,紅棗數枚。

  做法:把香米煮成粥。可放冰糖用水煮化(糖尿病患者也可不放)。銀耳用溫水泡發。蓮子煮熟去心。然后把銀耳、蓮子、紅棗和化開的冰糖一起放入粥鍋里,用溫火略煮即成。

  功效:營養豐富、進補保健,可作為陰虛體質社交恐懼癥者的進補食品。

  3、蓮子百合粥

  備料:蓮子、干百合、粳米、冰糖適量,紅棗數枚。

  做法:將蓮子洗凈、泡發,干百合、粳米分別洗干凈,與蓮子、紅棗一同放入鍋內,加水適量,先用旺火燒開,再用小火熬煮,快熟時加入冰糖,稍煮即成。

7.西醫治療恐懼癥的常規方法

  恐懼癥的主要治療方法包括行為治療、藥物治療和其他治療。

  1、行為治療

  行為療法是治療恐懼癥的首選方法,系統脫敏療法、暴露沖擊療法也對恐懼癥效果良好。治療恐怖癥的基本原則是消除恐懼對象與焦慮障礙反應的條件性聯系,還有對抗回避反應。許多患者在疾病過程中已經學會如何回避令他們產生恐懼的對象和場所而不影響他們的日常社會功能。但行為只強調可觀察到的行為動作,是治表未治本,療效是否持久,結論不一。

  2、藥物治療

  嚴格地說并無一種消除恐懼情緒的藥物,藥物對單純恐懼一般沒有效果,但可用苯二氮卓藥物來暫時緩解單純恐懼,例如飛行恐怖。合用普萘洛爾為代表的β受體阻斷劑對恐懼癥的軀體癥狀效果很好,能減輕或者消除自主神經反應,如心悸、氣促、出汗等,降低警醒水平。SSRI類的藥物如帕羅西汀、舍曲林等治療社交焦慮障礙有效,但藥物的不良反應限制了應用。有文獻報道,丙米嗪對恐懼發作有時具有戲劇性效果。

  3、其他治療

  如氣功、松弛療法等對恐怖癥也有一定的療效。